20170905

 

普遍對於幼教工作者的形象認知與期待,是講話輕聲細語,即使幼兒耍性子、不講理,「老師」也會展現十足的耐心與愛心,溫柔且堅定的引導孩子正向發展。

然而,看見大人們為了捍衛自己的主張,彼此對立,過程中鮮少聽到理性、同理他人的對話。

如果我們的大人是這樣對待彼此,我們該如何期待他們能教出懂得尊重、同理他人、願意合作的下一代?

「尊重」不論是人與人、人與物、人與環境,都從「尊重」開始,不分年紀、親疏、貧富、學歷,都「彼此尊重」。

因為「尊重」,即使理念、意見、立場不同,我們仍能看到彼此的困難和需要,試著理解你為什麼這麼想、這麼做,於是我們可以一起想想看,當你和我不同時,可以做些什麼讓你我都感到舒服。

在強調團隊合作的時代,「尊重」是良好合作的起點。
在婚姻、教養的路上,與另一半、孩子「彼此尊重」是親密關係的基礎,即使年幼如初生的嬰兒,蒙特梭利也回以「尊重」。

在教養孩子「尊重」

他人的同時,讓我們在成人世界中,也一起學習看見彼此,「彼此尊重」。

arrow
arrow

    孟孟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