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家中青少年變成「省話一哥」,如何打破尷尬的沉默,讓他願意說出心中真話?其實最佳的策略就是父母也先保持「沉默是金」……

想念孩子小時候,經常嘰嘰喳喳跟你實況轉播在學校發生了哪些事的親密光景嗎?家有青少年的父母,不管感情再好,難免都會有「孩子愈說愈少」的遺憾,甚至連你說的話,他都愛理不理,不知到底有沒有聽進去。

與青少年聊天守則1:沉默是金

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「全心全意且不帶批判的關心」。這在青少年形成自我、轉大人的敏感階段又特別重要,因為孩子的自信來自他的心聲是否被聽見、受到重視。

就算你對電玩、足球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,仍可以欣賞孩子長大了,甚至比你更懂某件事,因他們的成長、專業而喜悅,並從中聽取他們真實的想法和在意什麼。拋出簡單的問題引他們開口就好,別掉進質詢模式。

想知道孩子的近況,可試著先說:「最近在想些什麼呢?」然後想辦法按捺住主導話題方向的衝動。若希望孩子願意繼續跟你聊天,沉默通常是上策,特別是要忍住批評他、指正他的話語,如「怎麼可以這樣?」「這樣不好吧?」若孩子難過,想抱怨,就安靜聽他講就好,不用打斷,也不用企圖幫他解決問題,多半他只是希望有人能聽聽他的委屈。

與青少年聊天守則2:牢記「他想得跟我不一樣」

試著耐心聽對方把話說完,用「還有什麼其他可能」的非慣性思考去理解對方的困擾。為什麼會產生對峙或「你根本就不懂我在說什麼」的局面,是因為多數人在聆聽時,注意力都放在「糾錯」,聽不合邏輯或不對勁的地方,然後在心裡開始跟這些疑點辯論,錯過其他訊息。「就是因為你遲到又沒帶作業,老師才罵你吧,」這種聆聽技巧或許很適合律師,但用在家人身上,就有負面效果,聽不到對方真正想傳達的訊息。

有時,我們會很害怕沉默,會不斷跟對方確認「你有沒有在聽?」或催促著孩子「你為什麼不回答?」但安靜一下能讓彼此有空間整理思緒,減少因失言而爆發的衝突。

五撇步,讓孩子聽進你的話

一、一次講一件事就好:當你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跟孩子講話,想說的事一定不只一件。但拋出的主題愈多,聽的人就愈不容易聚焦,很快就左耳進、右耳出,因此先講最重要的那件事就好,其他的下回分解。

二、避免自說自話:每講兩分鐘就停頓一下,讓孩子有時間消化資訊與提問,否則就會像疲勞轟炸,孩子也會直接把耳朵關上。

三、選對時機:避開上學或剛放學最慌張與疲憊的時候,可以選孩子洗完澡、快吃完飯等較放鬆的時候,或跟孩子說你有話要說,請孩子忙完一個段落來找你。這樣,孩子才能專心聽你說話。

四、不要「鬼打牆」:一直聽重複的話,任誰都會厭煩。若你不確定孩子是否明白,可以問孩子「對媽媽剛說的,你的想法是什麼?」若孩子沒聽懂,自然會跟你確認。

 

五、抓準結束的時機:每個人專注的時間不一,有些人是幾分鐘,有些人是半小時。如果你覺察孩子在恍神了,多說無益,就此打住,下次再說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育兒 教育 親子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孟孟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